一、古代打仗为什么要按顺序攻城,而不是选择绕过去呢?
之所以古代打仗都是要按顺序去攻城而不是绕过去,这主要是因为在古代,一个城市是对于一个政权是十分重要的。首先一个城市往往代表着一个重要的城池关口,而这些城市的要塞也是建立在兵家必争之地之上的。可以说有许多城市都是一个一夫当关、万夫莫开的情况。所以在打仗的时候想要绕开城市,深入敌国境内是很不容易的。
而且虽然攻取城市的代价是比直接绕开城市大的,但是攻取城市之后,部队所获得的东西的收益也是十分大的。比如当攻打下一个城市之后,可能下面的地方对于入侵者的便是一马平川的,而且入侵者他也可以在攻取下的城市中得到补给。这岂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吗?
更何况在敌军深入别人的境内之时,如果他的身后留下一座城市的敌人,那么他也会很不安的。万一敌人再来一个两面夹击,那么入侵者岂不是就成了瓮中捉鳖了?所以城市是万万不可忽略的地方,谁不去攻打城市就是傻了痴了,就是在自掘坟墓。
更何况古代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粮草,俗话说的好:兵马未动、粮草先行,只有要当粮草准备好之后军队才能再一步的出发,而城市也是作为粮食转运点或者征集粮食的最好的地方。白白的把一个补充资源的地方放掉,这让人怎么去打仗啊?所以在古代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去攻打城市,而非绕开它。
接触过较完整的城墙你应该就能明白,
像襄阳城,虽说不如西安和南京般雄伟,但却是战略要地的典型城池。
其中北门临汉江,叫临汉门,内书“北门锁钥”。汉水宽度数百米,水流湍急。其它三面是护城河环绕,与汉水联通,宽度50~100米,要想攻城,得先渡江,有本事上得了岸,方可攻城。这在古代,难度还是很大的。襄阳城有多个城门,其中一些设有瓮城,题主要是看过投名状,应该就知道了,绝对有去无回。
这就是为什么襄阳城在宋代成功防守了蒙古人达半个世纪之久。城破之后,整个汉水流域和长江中游落入敌手,蒙古人顺流直下,攻灭南宋。
因为古代的攻城是要集合所有力量攻击一点。如果放弃攻城而绕道走,很容易受到来自于城市之间的包围打击,这样对己方非常不利,按顺序也是为了拖延援军,围城打援。
因为路途艰险,一般的大路都是城池连接的,而且被发现了容易陷入两面作战的情况。
这就是当时的战略战术,双方都正面对打而不是选择绕过去。
二、古代六点叫什么
卯正 6点
三、唐诗写葡萄酒的有哪些
葡萄美酒夜光杯,
欲饮琵琶马上催。
四、古代襄阳城是现代的那个城市
古襄阳、襄阳城,今湖北襄樊市的襄城区中心古称襄阳城,襄樊市即以古襄阳、古樊城为中心
[编辑本段]地理位置 襄阳区位于鄂西北,地处汉水中游属南阳盆地边缘。境跨东经111.44″-112.23″,北纬31.46-32.28″,东接枣阳,西接老河口、谷城、南连宜城、南漳,北与河南省的邓洲、新野、唐河接壤。全县南北长江79.6公里,东西宽余77.2公里,总面积3226平方公里。
襄阳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交通优势,历史上就有“南船北马”、“七省通衢”之称。现今,汉丹、焦枝、襄渝三条铁路在此交汇,襄阳刘集机场已开通飞往全国10多个城市的航班,316国道横贯东西,207国道纵越南北;襄阳区环抱襄樊市区,清澈的汉江水穿境而过,直达武汉长江;襄阳北靠晋豫大煤矿,上下有南阳和江汉两大油田,左右有丹江和葛州坝两大水电站,临近能源基地,处在最佳供电负荷范围之内;这种占尽地理、交通的种种优势,把襄阳同全国紧密联系起来,发展前景极为广阔。
襄阳区幅员辽阔,地貌多姿,地势由四周向中部缓缓变低。构成汉江夹道向宜城开口的不规则盆地。北部为波状土岗地,南部为低山后陵区,中部为汉江和唐、白、滚、清河冲积平原,全区岗地面积占65.8%,低山丘陵面积占有13%,沿江河冲积平原占据21.2%。襄阳属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气候过渡区,具有四季分明,气候温和,光照充足,热量丰富,降雨适中,雨热同季等特点,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越的气候条件,年平均无霜期为241天,年均降水量878.3毫米。区境内日照充足,年均日照1987小时,年均气温15.1℃-16.9℃之间。
|